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韓正強家裡的田地與笑容




韓正強,15歲,大營盤六年級的漢族學生。內向少言,從不會跟在你的身邊,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韓正強的家裡有一個80多歲的曾祖母,不但是痲瘋病人,眼睛也有嚴重的白內障。父親40多歲,沉默木訥。弟弟韓正龍在學校二年級就讀。母親離家,沒有人想談她。 有一天晚餐時,王老師告知,有三個學生因為韓正強的父親在挖煤時遇到災變,被送進了醫院,陪著正強一起趕到醫院去了。
');
// ]]> -->
我和平宜雖然操心,但孩子們沒有手機,無法聯絡,只希望他們能早點回來,好讓我們能了解狀況。 夜裡11點多,孩子們終於回來了,都說沒事,正強的父親也回家觀察,我們想,沒事就好,不要影響孩子們的睡眠,就真的沒有多追究,大家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我總覺得事情沒有真正弄清楚,不免想把正強找來,探個究竟。 「爸爸真的沒事?」 「頭和腳還是會痛,醫生說回家觀察!」 「那工作呢?」 「爸爸應該不會再去挖煤了。」 「那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我們家有一點田。」 「誰作?」 「租給別人作。」 「租金多少?」 「一塊田一年350。」(人民幣) 「一塊田有多大?」 「大概一畝。」 「一畝一年才350?你們家有幾畝地?」 「很多塊吧!」 這下該我的眼睛一亮了。我問平宜要不要租他們家的土地作學校的實驗農場,平宜覺得這點子不錯,於是,當天放學,我們就去探視正強的父親,並商討租田的事了。 木訥的父親果然木訥,正強反而像個家產當然繼承人,代他的父親做了所有的決定。性急的我們立即要求去看他們家的田地。正強東指一塊,西指一塊,嘴裡說著:這塊太遠;這塊太高,沒水;這塊地不肥。腳上卻沒停的帶我們到了一塊肥沃的黑土田邊說:「這是我們家最好的兩塊田,不但肥,而且田邊有水流過。」我指著邊上一塊黃土田,問他:「這塊呢?是不是你們家的?」 他點點頭說 :「這塊不肥!」 「不肥的田,你們都種什麼?」 「種包穀跟土豆是還不錯的。」 包穀跟土豆是當地最不值錢的農作了,可是我看了平宜一眼後,當下做了決定:「就這三塊地,我們都租了。」 孩子的臉,就這樣漾起了笑容,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忽然燦爛了起來!(圖/四川痲瘋村的土地。種土豆、包榖或蘿蔔都好吃,連狗也愛吃。陳志東攝影)

好多個第一次



從來沒想到,我的唯一嗜好「吃」,有一天,會成為我在大營盤生活中的最大樂趣。這樣的樂趣,對一個喜歡在傷感中成長的雙魚座女子來說,其實,樂趣是孩子們帶給我的。而我,依然是傷感充塞心中。在「我為大營盤的孩子作羹湯」那篇文章中,描述了我因為心疼,決心好好改善孩子們的伙食。但我一年能去學校幾回?去一次能呆多久?短短幾天的努力能為大營盤的孩子帶來多少改變?在我第一次下廚的時候,我看到王媽、翠蘭疑惑、為難的表情,我就知道,光為孩子下幾天廚是改變不了王媽一家人的習性及心態的。孩子們需要懂得更多,才有自立自強的機會,自己改善伙食的機會。於是,利用晚自習的空檔,我與孩子們交流時,詢問了他們對飲食、三餐的看法。孩子們說:「我們在家一天吃兩餐。吃大米、土豆和白菜。」難怪王老師的菜單上只有大米、土豆和白菜了。「如果小華阿姨教你們煮別的好吃的東西,你們願不願意學?」孩子們的反應倒是奇怪的冷淡,除了大多數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有些孩子即使點頭,也點的十分勉強。我看著孩子們的表情,原先的一股熱情忽然想找個地洞鑽進去。「小華阿姨覺得你們吃的不夠營養,想要介紹你們多一點食物跟吃法,就像今天中午的蘋果燒肉,你們覺得好不好吃?」有的孩子笑了,有的點頭。唯一不肯吃煮過的蘋果的布西則皺起了眉頭。「唉!我們在台灣蘋果多貴啊?想拿蘋果燒肉還捨不得呢!你們的蘋果超便宜的,一塊錢可以買4斤,我買的多開心啊!你們今天吃的是我家的大菜哩!」孩子們都笑了。「好啦!小華阿姨不嚇你們,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學起,星期六中午,我們做貓耳朵。」孩子們全傻了眼,你看我,我看你,但全是疑惑伴著笑臉的懷疑他們有沒有聽錯?我在黑板上寫下「貓耳朵」三個字,回頭問他們:「知不知道它是什麼?」這回孩子們是真的都傻了。沒人敢點頭也沒人敢搖頭,全拿著一雙雙的大眼睛盯著我。看到孩子們都讓我給嚇傻了,我多得意啊!孩子看到我捉挾的表情,知道讓我耍弄了,又全都開心起來,不知哪個孩子大膽的問:「什麼是貓耳朵啊?小華阿姨。」「貓耳朵啊是一種麵食,你們真的以為是貓的耳朵嗎?」孩子們都笑了,誇張的阿和還拍了拍胸脯,一付好家在的表情。「你們吃過哪些麵食?」孩子們又都一臉疑惑的樣子?我也疑惑了!他們是都沒吃過麵食還是不知道「麵食」這兩個字的意思?「知不知道什麼叫麵食?」依然是一教室的呆小孩!「有沒有吃過麵條?」我想到廚房的櫥櫃裡明明擺著幾把麵條。孩子們點點頭。「有沒有吃過水餃?」孩子們面面相覷。「有沒有吃過蔥油餅?….有沒有吃過麵疙瘩?…有沒有吃過麵片兒湯?」孩子們全是一臉茫然!我終於懂了,除了麵條和饅頭、包子(高橋村裡有得賣),其他的麵食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新鮮的奇怪玩意兒。我把所謂的麵食做了簡單的介紹。也宣佈了星期六中午做貓耳朵,星期天中午做蔥油餅。沒住校的孩子一樣歡迎。八點廚房門口集合,從和麵開始教起。孩子們興奮的看王媽媽和麵,倒也都規規矩矩的沒敢要求要插手。我在等醒麵的時間要孩子們把飯廳裡的餐桌全搬出去擦洗乾淨。請王媽媽煮一鍋酸菜肉絲湯。等一切準備就緒,就從揉麵開始,正式開始了孩子們的餐食學習課程。為什麼我要說餐食而不說麵食學習?除了第一次在大營盤的十四天時間裡,孩子們親手做過貓耳朵、蔥油餅外,食材的搭配一直是我自己學習及教育王老師、王媽媽和孩子們的主要課題。為了豐富食材、減少支出,我在較大的市場裡挑選當季量產的新鮮蔬果,價格以不超出六角一斤為準。於是,先是看我市場裡一陣廝殺,而賣菜的大娘們看我採買的量夠大,也開始紛紛降價,圖我一口氣能買下他一攤子所有的貨,那時的熱鬧勁兒,讓我這台灣來的扶貧孃孃,渾身找不出一點斯文味兒。第二次去大營盤,我雖然駕輕就熟,市場、廚房裡的事全難不倒我,不但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把夾生的水餃變成好吃的麵片兒湯。王媽媽也見識到所謂煎蔥油餅跟烤南瓜餅的不同,但我一點也沒有心滿意足的感覺。平宜在寒冷的氣候下想吃一鍋熱熱的火鍋,別說學校只有幾個又重又大的三心煤球爐可用,就是城關裡也找不到幾個合用的小瓦斯爐。但我下了決心要給孩子吃火鍋,哪怕市場裡什麼火鍋料也沒有,我心想,變也要變一鍋豐盛的什錦鍋出來。於是,我先用豬大骨跟雞胸骨熬一鍋湯底,再在湯底裡加進一堆時鮮蔬菜,包括孩子家田裡現摘的蘿蔔等,特別一點的是加了一些生鮮菇類及豬血、餌駃(類似寧波年糕)。把餐廳的桌椅全搬到四周,再抬了一個煤球爐到餐廳的中央,一個可以裝個小孩洗澡的白鐵鍋火鍋就這麼進了餐廳。除了鹽巴,我什麼調味料都沒放,這個鍋就叫做『什錦生鮮養生鍋』。原來還有點擔心口味太淡,孩子們會不會不喜歡,等看到最小的幾個孩子都吃了5大碗,(台灣的湯麵碗喔!)才真正放了心。你如果問,一個孩子如果吃5碗,4.50個人吃,那鍋要有多大啊?放心!我準備了兩大鍋,只不過為了怕漏氣,也怕爐重,搬起來不方便,所以藏了一鍋在廚房裡,自然也都吃了個精光。孩子們沒吃過火鍋也許是如此嘴兇的原因。平宜專出點子也是孩子們的福氣。有家長送了兩隻雞來,平宜竟然想吃宮保雞丁。可!只不過雞丁成了路人乙,主角讓給了豆腐乾,配角是青辣椒,連乾紅辣椒都只能當路人甲。孩子們沒聽說過魚香肉絲,肉絲成了配角也不稀奇,誰叫當地的涼薯又甜又脆又便宜。意外的是生長在四川的孩子竟然也沒聽說過「麻婆豆腐」,這就叫人又樂又氣了。樂的是終於有道菜的主角不必換人當,豆腐穩坐寶座。氣的是,不缺麻、辣調味料的大營盤怎麼會沒人知道「麻婆豆腐」這道菜?結果是,當地做的豆腐有夠粗,想燒個好吃點的麻婆豆腐都不容易,難怪當地沒人在意四川有道名菜,叫做「麻婆豆腐」了。仔細算算,孩子們因為小華阿姨的到訪,接觸到的新鮮玩意,除了蘋果可以燒肉外,鯉魚可以煮鹹菜豆腐湯;失敗的貓耳朵可以變身為麵疙瘩,蔥油餅有鹽有油當然好吃(蔥花可貴了,只能少少點綴一點點)。烤南瓜餅居然不用油,經濟實惠又好吃;有型的水餃、沒樣兒的盒子,到最後都成了麵片兒湯,真是一樣麵食三種型,也算快速教學法了。至於那些沒聽過也沒吃過的四川名菜,不管怎麼變形,到了孩子的嘴裡,都是一樣的反應:「哇!好好吃喔!」我真的不知道該得意還是傷心,但給了孩子們這麼多個第一次,我也不算白忙了這20多天!小華2005/1/28寫於埔心家中

大營盤「The best house」計畫內容

緣起:四川省越西縣大屯鄉痲瘋村裡的孩子,終於有人要從大營盤小學畢業了。小學畢業後的孩子都能考取中學並進入中學就讀嗎?無法繼續升學的孩子,他的未來在哪裡?他有能力及機會進入一般社會求取正常生活嗎?沒有進入大營盤小學就讀的其他孩子的未來又在哪裡?這些孩子有沒有機會學得一技之長,並鼓勵他以較好的成果向世人證明,即使來自痲瘋村,即使沒有很高、很好的學歷,他們一樣可以在其他專業方面有好的表現,並應獲得世人公平的對待,甚或肯定。 計畫內容:為孩子構築一棟「The best house」,讓孩子在其中學習各項技能、製作商品、學習販售、經營及管理技巧。第一階段:一、 自2005年暑假開始,藉網路及媒體向兩岸招募繪畫、雕刻、編織、刺繡、服裝製作、衣飾配件製作、木質家具製作、木質器皿製作、漆器、陶器、食物烹調、食品加工等老師,義務來校指導康復村內所有有興趣學習技能的孩子及青少年,於暑假期間學習初步技能及製作概念。二、 製作器材及工具除向社會募集外,必要時由協會編列預算購置。材料由本會依必要核實採購。三、 學習地暫時以舊教室、舊廚房為主。四、 有意學習建築的青少年直接參與希望學園建築工程,獲取實務建築經驗。五、 資金以【希望學園-青少年技能訓練計畫】為名,開放大陸捐款帳號,向兩岸募集,專款專用。六、 本案專款除購置器材、原料外,並負擔志工老師來回旅費及在校生活開支。七、 需繼續進程進修課程,本會由專款視募款收入及作品表現定比例,提撥學習補助費。學習地點不限於本校校區範圍,學習對象不限於志工老師。八、 學習成果指定專責老師負責評核,掌握學生學習能力、性向及未來發展潛力,確定未來輔導方向。九、 第一階段實施期限: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底止。6月初審核計畫成果,挑選參與第二階段參與人選。審核人員除指導者、該行專業人員外、並邀請社會關懷者、媒體參與,以昭公信。十、 第一階段執行負責人由本會遴聘駐校工作人員及校長共同監督及負責。每三個月整理學習進度回報本會辦公室,以確實掌控本計畫執行狀況。 第二階段:一、 實施期間: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底。二、 實施內容:1、 規劃、設計並建築「The best house」於越西縣適當地點。考量因素包括-學生作、成品特性;當地特殊條件;市場未來發展潛力、行銷動線等。House型制可能為商店、餐廳、溫泉民宿或多功能複合式旅店。2、 鼓勵學生在成熟製作技巧後,朝創作方向發展,以彝族文化為內涵,製作符合現代文明且實用、獨特、藝術化商品為主。3、 培訓:就house內容規劃、設計、產品介紹、服務、行銷、財物管理、清潔等工作,給予現代化觀念教育,並從實際參與house之經營、運作、管理中獲得教育及經驗。4、 構築硬體、培訓工作之經費,應爭取社會認同及參與。5、 俟硬體設備構築完成;學生專業訓練完成;學生作品達一定成熟程度,本house即開始正式經營運作。學生並於工作中繼續實務學習。6、 本期經費由本會統籌募集及分配運用。7、 本期計畫負責人聘請專業經理人指導並監管。8、 本期執行成果由社會關懷人士、消費者公評。後續計畫:1、檢討本計畫三年成果、缺失。訂定未來適當行進方向。2、以三年經驗修正方向或做法後,繼續培訓新的學生,並加入本house成為工作人員。3、俟本house營收扣除成本、員工薪資及一般開銷外仍有盈餘後,每年應提撥盈餘30﹪,作為:a、 未來擴展house之基金。b、 輔導自行創業學生之輔導金及創業基金。c、 扶持他縣成立「The best house」之企劃基金。 本計劃之構思是否可行,請本會會長;理、監事及顧問群提供意見後,交由理監事會討論、修改、通過後執行。企劃提供人:常務理事劉小華2005/3/12完成

小歐姐姐又要回大營盤小學去了




我親愛的所有老師跟孩子們:小歐姐姐又要回大營盤小學去了。問我要不要給小朋友寫信?當然要!我心裡想著!但是,寫給誰呢?回來一個多月了,整理著你們的相片時,總想著跟你們在學校裡生活時的點點滴滴,有小朋友讓狗咬傷了,掉了幾滴眼淚,皺皺眉,就沒事了。如今,該打的破傷風針應該都打完了吧。有小朋友彼此吵架讓家長罵了,哭的鼻青臉腫的,希望吵過架的孩子現在仍是好朋友,一起唸書一起玩耍,好嗎?好多孩子心裡開始有了秘密,我真的很想探聽哩!又怕你們害羞不好意思說。就把他好好的珍藏著吧,以後想想,很甜蜜的。升上中學的大哥哥姐姐的中學生活還適應嗎?有聽不懂的課業敢不敢問新民的老師呢?或是同學之間會互相交換學習的方法跟心得?你們一直是大家注意的焦點,壓力當然比較大,可是你們也是學弟妹們學習的榜樣,我們當然希望你們能夠拿出好的成績,不但可以激勵彼此的信心,也讓大家更清楚未來努力的方向和正確的方法。升上六年級的同學,現在是學校裡的哥哥姐姐了,除了要認真唸書,好好準備一年後的升學考試外,也要懂得照顧學校裡的弟弟妹妹們。大營盤裡的孩子除了要特別團結外,照顧弱小弟妹的心也應該好好傳承下去。一但走出村外,讓大家看到你們彼此友愛,互相照顧的表現,就不會有人敢再輕視你們甚至欺侮你們了。所以啊,所有大小朋友都要養成好的衛生習慣,每天都能洗乾淨了臉、手、腳、穿著乾淨的衣服,在學校裡恭謹的接受老師的教誨,認真學習,不要幾年,大營盤不但會有美麗的校舍讓大家安心的學習,大營盤的孩子走出去,也要讓人家豎起大拇指,誇你們都是乾淨、可愛、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才是教育的功效,也是我們所以如此努力的一個目標啊!小華阿姨很遺憾不能長時間的留在學校陪你們一起學習併照顧你們的生活起居,但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跟小華阿姨一樣在乎你們、關心你們、願意把最好的知識教給你們,你們只要好好學習,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了。相信小華阿姨,即使沒有常常給你們寫信,心裡可是時時念著你們、掛著你們的!祝所有老師和同學,大家身體健康 學習順利小華阿姨2005/9/27於台灣楊梅

我為大營盤的孩子做羹湯



要我在短短兩個星期裡,記住大營盤小學每個孩子的姓名,老實說,我做不到。但要我忘掉那些孩子的臉,好像也很難。他們含蓄的笑、因緊張而扭絞的雙手、期待能夠與你親近的眼神,以及一直不忘表達謝意的誠懇,我在大營盤的兩週裡,是個快樂的瘋阿姨,也是一個心酸的土廚娘!一直自豪的宣稱平生唯一嗜好就是吃的我,第一次,真正用心卻又不敢提出完美烹調要求的為孩子洗手做羹湯,原因是,限於預算的擷据、限於食材的不夠豐富,以及一項最難堪的要求:別把孩子寵壞了。別把孩子寵壞了!是的,四川涼山州越西縣高橋村裡的孩子,好像就是吃土豆長大的。土豆是主食、是副食、也是零食。那裡水稻盛產、玉米豐收,加上是良好的菸葉產地,從越西縣城到大屯鄉到高橋村,一路上蘋果、水梨結實累累;金黃色的大南瓜掛在牆頭、爬在田地邊上,照說應該是個農產富饒的地方。可是,我到學校的第一個晚餐,孩子的兩個菜,一個是炒土豆、一個是炸土豆。我在康復村裡串門子的時候,主人招待我的不是烤土豆就是煮土豆沾辣椒。每家的屋裡總堆著小山似的一堆土豆。玉米在田裡等老了才收成,晾在屋簷下等硬了才磨成玉米粉或當成養雞及餵豬的飼料。至於南瓜,學校的廚工王媽竟然問我:「華姐,這個南瓜要怎麼吃?」也許,有孩子不喜歡吃胡蘿蔔;也許,當地的人不知道蕃茄可以當成菜餚來烹調。於是,我檢視的菜單上,除了土豆,只有白菜、包心白和一週兩次的豬肉。大家都說:「那裡的孩子是吃土豆長大的。」他們習慣吃土豆,喜歡吃土豆。除了大米,他們似乎也只認識土豆。(土豆即洋芋或稱馬鈴薯)四年前,當平宜告訴我,她想在越西縣的痲瘋村裡為痲瘋村裡的孩子蓋一所小學時,問我能否支持並協助她。我的答覆是:我願為學校裡的孩子籌畫營養午餐,包括募款及營養餐的內容。這個承諾一直都只是口頭上不負責任的承諾,直到今年九月18日,我第一次走進大營盤小學,第一次跟孩子一起用餐。我受到的震驚及心痛的感覺,讓我下定決心,我要用兩個禮拜的時間教育當地的老師及廚工,所謂的營養餐的標準。也要教育自己,如何在介紹多樣食材的同時,不會遭到孩子的抗拒或排斥。為此決心,我開始仔細思索應該如何著手。第二天一早,帶著大孩子布都和蘇琴,走了6公里多的爛泥路,到最近的新民村菜市場開始我的第一次採買。能夠買的菜真的不多。但我為孩子烹調的第一餐,孩子吃的是紅蘿蔔、土豆、蘋果燒肉;炒小黃瓜;肉骨頭燉黃豆芽湯。除了兩個孩子無法接受煮過的蘋果外,其它的孩子把所有的飯、菜、湯吃了個精光。為了增加食材,我改到縣城裡去買菜。價格也因競爭而有了議價的空間。我拿南瓜做粉蒸肉的底,也用南瓜做南瓜濃湯(勾芡用的是土豆粉)。蕃茄、絞肉、碎豆腐一起燒大受歡迎;煎過的豆腐加上蕃茄一起煮,孩子也一樣吃的很開心。土豆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但也從來沒有讓它缺席過。總是與其他的食材搭配後呈現它多樣的風味。假日我教孩子一起做貓耳朵和蔥油餅,順便上了一堂認識麵食及營養食材搭配的課。中秋節前的星期日,基於以前失敗的烤肉經驗,我從烤肉醬的製作開始,仔細說明成功的烤肉要領。一直疑慮我會在廚房裡為她增添許多困擾的王媽,吃到烤肉時臉上漾開的快樂表情,讓我確信我真的能讓她接受我的烹調方式了。其實那樣的改變,就我來說,是必須十分的謹慎而又得大膽的去做的。從單一食材烹調到多樣食材料理,我尊重他們嗜辣及喜愛使用花椒的口味,卻又強迫他們接受嚐試新食材。第一天的蘋果燒肉有人就直接表達像吃毒藥;要求南瓜不要削皮也有人皺起了眉頭;烤老玉米更是有人不以為然,嘴裡不說出來,表情卻是明明白白告訴你:「你這個城市鄉巴佬啊!這種老玉米哪裡是人吃的?」一週過後,我不再天天下廚。注意力放在整頓廚房,希望能使廚房整潔而又有效率。不燒菜的時候,我假裝不經意的觀察王媽及翠蘭的烹調方式,確信他們已經接受了我的調配要求,也確定了孩子不但能夠每天有肉吃(以往一週兩天的肉量分成5天食用),搭配的食材也在5種以上,且兼具各種營養的成分。我仍然常常親自去買菜,並帶領木基、王老師、翠芳等人陪伴。一來讓他們了解我採買的方式,二來利用當地人可以狠狠的殺價,以降低食材的成本。兩週很快的過去,終於到了跟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告訴自己,不要讓自己或孩子掉淚,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兩週來,我除了為孩子烹煮食物外,他們陪我爬山、為我採集美麗的小野花。我教他們唱歌,也教他們跳舞。如果,所有的努力是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就讓我們快樂的說:「拜拜!」畢竟,這兩週的經歷是我生命中十分深刻的一頁。即使,沒有來得及記住每個孩子的姓名,我都不會忘記他們初起曾有的羞怯、喃喃練習我所教的新歌時的認真、跳舞時的歡暢、一起遊戲時的雀躍、及牽著我的手,陪我走過既坎坷又泥濘的山中小路時的窩心。(郭劍平、劍波兩兄弟發現我一人摸黑回學校,立刻為我掌燈,陪我走過那段叫人頭痛的、佈滿牛糞跟馬糞的爛泥地)我把感動藏在心底,笑著說謝謝!笑著說再見!但我多希望能儘快再回大營盤,看看我心所繫的每個孩子,是不是如我所期盼的,有著健康的身體;有著快樂的心境,陪著他們勤奮的讀書意願,順利的成長,追求夢想!小華2004/10/11寫於楊梅家中

想寫一封信

想寫一封信把思念傳給你們思念是很沉重的包袱像天雨的陰霾沉沉的壓在心底思念裡有些疑慮你們餐餐吃的飽 吃的好嗎?衣服夠不夠暖和?是不是天天還在找火烤小手?阿苦爾在嘴角的裂傷痊癒了沒?曲木巫且嚴重的流鼻涕如何才能解決?阿克爾聰的漢語有沒有進步?劍波退步的功課有沒有改善?麻差色作跟靜楠是不是有心事了?文古小東的壞脾氣有沒有改好一點?機皮藥布的身上沒事了吧?成人班上課的熱情還保持著嗎?學前班小朋友的學習進度如何?校園裡種的青菜可以採收煮食了嗎?村裡老人的晚餐有沒有按時定量送到?五組的小朋友在學校用餐要多疼惜他們一點雖然無法住校 也要讓他們覺得學校像家一樣有老師照顧 有大哥哥姊姊疼著不要讓小小離家的他們受了委屈我們不在身邊心理卻總在想著如何能好好照顧你們希望你們生活無慮 好好唸書等到離開康復村要向世人證明痲瘋村裡的孩子 比別的孩子能吃苦 也比別的孩子更上進我心疼你們的心才會欣喜 我沉重的思念的包袱才會富足而我 亦將終身說著你們的故事張國良笑咪咪的接受罰寫功課40遍阿說木果要當第一個來自痲瘋村的市長阿被拉且要當建築師 改善痲瘋村的居住環境唐先富想當醫生 唐先靜要當老師是哪個害羞的女孩說的 她要種包穀你們的夢想也是我們的夢想啊!讓我們一起築夢也把築夢的故事長長遠遠的流傳下去!!!小華阿姨2004/12/27寫於中壢車上

曲木巫且

曲木巫且是一個11歲的彝族孩子的名字。目前是大營盤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到大營盤小學的第二天下午,我跟一群孩子在放學後到學校附近的小山坡上採野花。(前段詳黑手天使)孩子們一路嘰嘰喳喳,好不熱鬧。我跟淑玲的手上沒多久也捧滿了小而美的一大捧野花。就在大夥兒開開心心的捧著野花要跟我和淑玲照相時,我忽然發現不遠的山坡邊上有幾隻水牛在吃草,水牛的腳邊不遠處有個孩子正趴在草地上寫功課,認真的程度,好像完全不知道有一群人正在他的身邊嬉鬧。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啊?小小的個兒,穿著一套迷彩的衣服,戴著鴨舌帽,腳上的球鞋又破又髒,整個身體成S形的趴在不平整的草地上,低著頭,認真的寫著功課。完全不理會身邊的吵雜和我的心動。我趕緊按下快門,心裡想著:這是多麼難得的一張照片啊!我一定要讓在台灣的孩子看看,這個世界上,這個時代,居然還有孩子,必須一邊放牛一邊趴在草地上寫功課。有孩子看到我盯著他的眼睛有點失神了吧,開始叫他的名字,他回過臉,用掛著兩條濃濃鼻涕的臉,疑惑的看著我。我抱歉了!但忍不住再趕緊拍下一張照片。相對於他的認真,我們真是一群莫名的闖入者。我不想打斷他認真寫功課的情緒,招呼其他的孩子們一起離開那片山坡地,把小山上的靜逸和我的感動,還給了巫且。小華2005/1/14寫於埔心家中